中共安阳市委安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人才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为深入贯彻《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人才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豫发〔2017〕13号)精神,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全面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Z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战略思想,树立大人才观,围绕“一个重返、六个重大”目标任务,聚焦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产业企业做强做优现实需要、人才创新创业突出问题,着力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健全完善全链条育才、全视角引才、全方位用才的发展体系,加快构建具有安阳特色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一)坚持解放思想。坚持市场导向和改革取向,借鉴先进经验,打破传统定势,加快转变政府人才管理职能,推进简政放权,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形成有利于人才集聚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
(二)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问题导向,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人才发展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握关键,分类施政,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协同性、精准性。
(三)坚持以用为本。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为,创新方式、完善政策,搭建舞台、专兼结合,不唯地域、不拘一格集聚各方英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
(四)坚持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历史文化等优势,广泛集聚国内外人才,提升人才特色品牌效应,加速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强化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作用。
二、工作目标
到2020年,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人才管理体制更加灵活高效,人才评价、流动、激励更加科学完善、富有活力,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更加开放包容、精准适用,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充分迸发,全社会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更加浓厚,人才发展对安阳现代化建设的融合度和贡献率明显提升,基本建立与建设经济强市、打造区域性“人才高地”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努力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三、健全管理体制
1.推动人才管理部门简政放权。强化政府人才宏观管理、政策法规制定、公共服务、监督保障等职能,下放人才管理行政审批权限,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建立人才管理服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清理规范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收费事项,将职权的行使主体、办理流程、办结时限和监督方式等向社会公布,并健全问责机制。大力发展专业性、行业性人才市场,放宽人才服务业准入限制,积极培育人才中介组织、高端人才猎头等专业化服务机构,推进重大人才招聘、培训和测评等服务外包。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人才发展,清理不合时宜的人才管理法规和政策性文件。
2.全面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充分发挥用人主体在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中的主导作用,研究制定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的具体办法。创新事业单位编制管理方式,对高校、公立医院和其他符合条件的公益二类事业单位逐步实行备案制管理,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在新设立的公立医院探索开展员额制管理试点。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在编制限额内,自主引进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以上层次人才,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主管部门不再进行前置备案和审批,引进人才到岗后向相关部门备案。完善人才编制使用管理办法,每年核定一定数量人才编制,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简化程序,特需特办。在市属高等院校下放高校人事管理权限,全面落实岗位设置、公开招聘、职称评审、薪酬分配、人员调配等方面自主权。根据工作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在人员控制总量之内,高等院校可自主确定教学、科研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公立医院可自主确定医疗、医技等内设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科研院所可在核定机构编制限额内自主设置内设机构和下属单位,调剂使用编制,报机构编制部门备案。
3.深化人才分类评价和职称制度改革。树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研究制定人才分类评价办法,基础研究人才评价以同行学术评价为主,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人才评价突出市场和社会评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才评价重在同行认可和社会效益。加快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人才评价。深化职称制度改革,发挥用人主体在职称评审中的主导作用,市属高校(含党校、干部学院)的职称由单位进行自主评审,根据全省统一安排,在部分中小学开展职称晋升“单位直评”试点;按照规定自主设置岗位,建立竞岗聘任、能上能下、动态调整的专业技术职务聘用制度。合理界定职称评审权限,在管理规范、技术领先的企业和有条件的文艺院团,可自主评审主系列相应学科(专业)副高级及以下职称。扩大县(市、区)职称评审权,将中小学一级教师的评审权限下放到县(市、区)。完善职称评审绿色通道,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及业绩特别突出的人才,可不受单位结构比例和岗位限制,通过专设职数、特设岗位等多种方式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对符合条件的海外归国高层次人才,可直接考核认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在部分专业性密切相关的职业领域打通职业资格与职称制度的贯通渠道,对业内认可度较高的部分职业资格开展考核认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探索不将职称作为申报科研项目和人才计划的限制性条件。
四、建立人才集聚机制
4.突出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产业发展相统一,瞄准重点产业、重点领域和优势学科,统筹实施高层次人才重大工程,着力引进国家Z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国家重大科技成果第一完成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和“百千万工程”国家级拔尖人选等高端人才,拥有关键核心技术、能够带动产业转型的产业领军人才和团队;精准引进通晓国内外金融规则、善于资本运作的金融人才和团队,在文化创意、演艺运作等方面有所专长的文化产业人才,引领创新创业、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注重引进互联网跨界融合、大数据、智能制造、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旅游运营、生态环保、现代农业、城市规划等重点领域人才。按需引进国外智力,坚持引进我市在重大科技产业发展、重大工程建设、重点基础性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技术创新中急需的高端紧缺人才和团队;重点引进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科学家、具有推动重大技术革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开拓能力的企业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其他各类人才。对获得批准执行的国家级、省级“引进国境外技术、管理人才项目”的项目和引智示范推广基地(单位),在国家、省引智专项经费资助的基础上,我市给予不低于1:1的引智配套资金,县(市、区)按50%负担所需配套资金。对于具有首席外国专家和高端外国专家领衔的引智项目,市财政额外给予5—10万元的奖励资金。同时,高度重视市场对人力资源的基础性调配作用,鼓励和支持国外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我市开展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服务,建立重点领域、重点产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定期发布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引才目录。到2020年,全市要引进100名以上在国内相关领域起骨干核心作用或具有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创业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人才,30个以上对支撑我市产业发展作用强、成效显著的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团队、创新创业服务团队。
5.扩大柔性引才引智。把柔性引才引智作为聚才用才的重要方式,以建设中原“双休双创”科技示范园区为重点,通过兼职挂职、技术入股、项目合作、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大力汇集人才智力资源。发挥高端人才猎头、行业协会、驻外机构等引才作用,建立驻外人才工作站,构建开放式引才服务网络。实施乡情引才工程,以安阳籍和在安阳工作过的高端人才为重点,开展专家安阳行、高端人才峰会等活动,打造招才引智品牌。建立“不看时间重业绩”的柔性引才评价激励办法,对柔性引进人才,视业绩贡献可与本地同类人才在职称评审、领办创办科技型企业、表彰奖励、科研立项、成果转化、生活待遇、医疗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主体建立“人才驿站”,为引进人才到企业工作或自主创业提供身份、薪酬管理等基本保障,解除后顾之忧。每年评选一批柔性引才引智先进单位,市财政给予每个单位5-20万元的引才补贴。对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在技术研发、课题攻关、项目合作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的,由受益财政按照其所付薪酬的30%,给予用人单位不超过50万元奖励。
6.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我市新入选两院院士及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培养单位的奖励支持力度。对院士等顶尖人才,在岗期间用人单位可给予不低于每月3万元的生活补贴;对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等高端人才,在岗期间用人单位可给予不低于每月2万元的生活补贴。为有潜力成长为“两院”院士的中原学者,设立科学家工作室,配备专职助手。对当年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高层次创业人才、高层次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及成果产业化团队,市财政给予不超过100万元的项目启动经费支持;对当年引进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服务团队,市财政给予不低于10万元奖补经费支持。对引进的院士、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人选、国家Z高科技奖获得者、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完成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顶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及其团队,带技术、带成果、带项目来我市创新创业和转化成果的,连续5年根据其实际产生的效益和所做的贡献给予重奖,累计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并可在土地保障、平台建设、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对能创造重大经济和社会效益或带动重大创新平台落户的创新创业团队,一事一议,特事特办。设立人才专项资金,对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及其团队申报的符合相关科技计划条件的项目优先予以支持,优先推荐申报省级、国家级项目。
允许地方金融投资类企业对市场化选聘的金融人才探索实行股权期权激励。支持文化产业领军人才、高端创意人才和文化名家领衔文艺创作、文化工程项目等,对公益性项目择优纳入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制定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和办法,对符合条件的现有高层次人才,享受引进高层次人才相应待遇,按“就高不重复”原则享受支持政策。加大高层次人才标志性成果奖励力度,对在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重要公益研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给以重奖。鼓励和支持各级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大胆探索引才引智的优惠政策,打造我市引才引智特色品牌。
7.发挥创新创业平台聚才用才主体作用。强化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公共技术研发设计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高层次创新创业平台集聚人才作用,将引才用才情况作为平台绩效评估、考核评价和项目申报重要指标。对新获批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一次性奖励500万元,并根据建设任务优先保障岗位设置、人员配备、用地用电等需求;对评估为优秀的国家级创新平台载体,给予200万元奖励。支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及国内外知名大学、研发机构来安设立区域性分支机构、研发中心、结算中心、数据中心等,集聚一批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研发人才。支持市内企业跨省跨国并购优质品牌、技术、人才、管理等高端要素,在省外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分支机构、孵化载体等,积极开发利用外地人才智力资源。激励企业发挥聚才用才主体作用,对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工资薪金,市县两级财政可视企业年度新增贡献情况给予适当补助。对新认定的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市财政分别给予20万元、10万元奖励;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每引进一名博士后研究人员,两年研究期内,由市财政给予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充分发挥技能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名医工作室等各类人才工作室在人才培养、示范带动等方面的作用,对评选出来的优秀工作室,由市财政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企业引进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以上高层次人才,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等费用,可按规定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国有企业引进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专项投入成本可视为当年考核利润。
8.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在政府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在办理人事关系、社保医疗、住房安居、配偶就业、子女入学、工商注册、创业扶持等方面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坚持部门联动,优化事业单位引进人才工作流程,实行限时办结,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每个相关职能部门从受理到办结时间不超过10个工作日。完善便于人才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流动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用人单位在为引进人才办理各项社会保险的基础上,可为引进人才购买商业补充保险。完善高层次人才和特殊一线人才医疗保健,在市属医院开通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开通就医绿卡,配备健康顾问和就医服务联络员。采取建设人才周转公寓、购买商品房出租给高层次人才或给予高层次人才一定的住房补贴等多种形式,改善高层次人才居住环境。提高对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市管专家)的服务保障水平,其享受的生活补贴逐步适当提高;建立健全专家技术人才的考察、疗养、休假等制度,所需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设立国际学术交流绿色通道,简化程序,加快办理;特殊情况需持普通护照出国执行学术交流合作任务的,可按组织人事管理权限予以审批。
五、完善人才开发机制
9.加大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支持力度。深入实施市级重大人才培养工程,整合优化各类人才项目,推动人才工程与各类科研、基地计划相衔接,建立相互配套、覆盖人才不同发展阶段的梯次资助体系。分类开展安阳学者、安阳市科技创新杰出人才、安阳市科技创新杰出青年、安阳市创新型科技团队、安阳市优秀专家、安阳市优秀高技能人才等评审工作,建立我市与国家“万人计划”和中原“千人计划”相衔接的本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开发体系,用5—10年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杰出人才、杰出青年等高层次人才,打造安阳人才系列品牌。实施科技型企业培养工程,科技型小微企业成立5年内,由县级财政每年根据研发投入等情况给予创业者奖励,年奖励金额Z高20万元。制定基础研究人才培养长期稳定支持办法,健全竞争性经费与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模式,适当延长基础研究人才考核周期。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项目建设,构建科学、技术、工程专家协同创新机制,培育造就一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健全重大科研项目专家领衔制度,依法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技术路线决定权。拓宽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科研人员晋升渠道,鼓励设立首席研究员、首席工程师等专业技术岗位,给予其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薪酬待遇;积极推荐我市专家进入国际性、全国性或全省性的学术团体和各级评审机构专家委员会。
10.提升技术技能人才优势。推广企业和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双主体”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支撑安阳制造、安阳创造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加强技师、高级技师培养,实施“安阳工匠”工程,用5—10年时间,培育引进5万名技能人才、1万名高技能人才;支持企业建设30个国家、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个国家、省、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个国家、省、市技能大师工作室适当奖励资金,分别给予每个国家、省、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础能力建设项目一定的奖励资金;鼓励支持设立首席技师岗位,鼓励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等国际性大赛,培养一批“大国工匠”和“金蓝领”,打造安阳高技能人才品牌。对新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的高技能人才,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人5万元和2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新获得“中原技能大奖”和“河南省技术能手”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市财政分别给予每人1万元和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开展行业技能比武大赛,对新获得“安阳市技术能手”称号的高技能人才,市财政给予每人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受益财政和用人单位相应给予一定奖励,并优先纳入市级以上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等评选推荐范围。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待遇,建立技术技能人才晋级奖励制度,对企业引进和新获得高级技师以上执业资格的职工,由用人单位给予1000元奖励,并在首次购房等方面享受适当补贴;研究制定技术技能人才激励办法,试行高技能人才年薪制和股权、期权制。实行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机制制度,对取得国家相应等级职业资格证书并受聘的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比照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给予同等的福利待遇。健全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机制,在创业补贴、孵化机制、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带动培育大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青年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土专家”和“田秀才”。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建设。组织引导县(市、区)出台各类农村实用人才评定标准和奖励办法。
11.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实施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通过国内外高端培训交流、行业企业观摩学习等方式,培养大批懂经营、善管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企业家。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把握民营企业家代际交接的阶段特征,强化对“创二代”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培训,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选聘职业经理人。注重小微企业创业者能力培养,加大政府购买培训服务,提供高水平、普惠性创业指导。鼓励支持各地和各行业领军企业、创业投资机构、社会力量参与建设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采取“平台+创投+市场”模式,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成长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财产权和创新收益,建立“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营造尊重、关怀、宽容、支持企业家的社会文化环境。组织开展安阳优秀科技创新产业企业和优秀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的评选活动,突出激励、严把门槛,对获得优秀称号的企业奖励20万元,个人奖励10万元。
12.加强青年人才战略储备。完善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在重点人才工程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加大青年科技人才、骨干教师、医生、社科人才、企业家、法官、检察官等培养支持力度。对培养引进的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青年文化人才等青年英才,市财政按照省资助标准给予1 : 1配套。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积极推荐研发能力强、产学研结合成效显著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申报独立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实施“青年人才筑梦工程”,每年评选出10个优秀青年人才创新驱动项目,按照不超过其有效投入的50%,市财政给予不超过50万元资助;建设200家就业见习基地,供高校毕业生见习需求,市财政给予所在见习企业适当补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全市每年统筹安排一定数量的基层公益性岗位吸纳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吸引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本科以上毕业生来我市工作,实行“先落户后就业”政策,对新落户并在安阳工作的,由市财政给予适当生活补贴,首次购房的可享受适当补贴。积极开展“安阳市青年科技专家”“安阳市青年社科专家”评选活动。
六、强化人才激励机制
13.赋予创新主体成果转化和科研经费自主权。全面保障和落实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自主权,除事关国防、国家安全、国家利益、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外,行政主管部门不再审批或备案,并按规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免责政策。高校、科研院所和其他主要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业务的事业单位,将职务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和为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其他人员,奖励金额比例不低于70%。高等学校、科研院所1年内未实施转化的科技成果,可由成果完成人或团队通过与单位协商自行转化。鼓励在安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经评估后,按照单个技术合同成交额2%、不超过30万元奖励,主要用于奖励相关科研人员。允许国有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盈利后,连续5年,每年提取不高于30%的转化利润,可采取股权出售、股权奖励、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用于奖励核心研发人员、团队成员及有重大贡献的科技管理人员。担任领导职务的科研人员是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或对科技成果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按照有关规定获得转化收益,实行公开公示制度。改进科研项目结转结余资金使用管理,项目年度剩余资金可结转下一年使用;项目完成并通过验收后,结余资金在2年内由项目承担单位统筹安排用于科研活动的直接支出,未使用完的,按规定收回。高校、科研院所以市场委托方式取得的横向经费,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由项目承担单位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约定管理使用。探索实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后期资助和事后奖励机制。高校、科研院所差旅会议管理不简单比照机关和公务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合理制定差旅费和业务性会议管理办法。实行有利于人才创新和规范管理的经费审计方式。
14.支持人才兼职科技服务或离岗创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在履行岗位职责且不损害本单位利益的前提下,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兼职从事科技成果转化、技术攻关等活动,所得报酬按照规定计缴个人所得税后归个人所有。研究制定规范高校、科研院所领导人员兼职及取酬的具体办法。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离岗创办企业或到企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和基本工资,并享有参加职称评审、岗位等级晋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权利;5年内返回原单位的,单位按原聘专业技术职务做好岗位聘任工作。兼任管理岗位职务的,应在辞去管理岗位职务后以科研人员身份离岗创业。
15.探索人才薪酬和股权期权激励办法。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国有企事业单位引进或聘用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可实行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和年薪制,所需薪酬不受单位工资总额和绩效工资总量限制。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和对企业发展起关键核心作用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业务骨干,可采取股权奖励、股权出售、股票期权、分红激励、绩效奖励、增值权奖励等方式实施激励。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对高校、科研院所以科技成果作价入股的企业,逐步放宽股权激励、股权出售等对企业设立年限和盈利水平的限制。对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个人的股权奖励,符合规定条件的,递延至取得股权分红或转让股权时按规定纳税。对以省政府名义发给高层次人才的奖金,依法免征个人所得税。
16.建立多元化市场化基金化的人才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人才发展支出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实施重大建设工程和项目时,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整合设立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鼓励有条件的县(市、区)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保障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实施。鼓励高校按总支出、企业按销售额的一定比例设立人才发展资金,对使用情况较好、效果明显的,在科技项目申报、人才培养支持、评先评优时予以倾斜。充分发挥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市科技创新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市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等作用,为创新创业人才及所在企业提供覆盖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全链条金融支持;政府出资部分的基金增值收益等可按一定比例用于奖励基金管理团队和天使投资其他参与人。探索建立“人才贷”金融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创业融资给予无需担保抵押的平价贷款。支持保险机构创新保险产品,分散创业者创业风险。
17.加强创新成果知识产权保护。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为统领,提高创新成果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制定人才创新创业知识产权扶持政策,推动知识产权处置、使用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探索职务发明专利所有权改革。围绕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建立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协同运行机制,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鉴定,防控知识产权风险。推动建立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联动机制。实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缩短专利确权审查、侵权处理周期。加强对商业模式、文化创意等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市场化风险补偿机制,鼓励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交易。健全知识产权信用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信用档案,将恶意侵权等行为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18.鼓励人才向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流动。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在人员招录、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科研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提高基层人才保障水平。对县乡企事业单位新引进的全日制硕士、博士研究生和副高级职称以上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高级技师等急需紧缺人才,当地可给予适当生活补贴。研究制定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大省选调生、“三支一扶”大学生、特岗教师、特招医生等选派力度,引导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工作服务。深入推进科技副职、博士服务团选派工作,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计划,鼓励专业技术人才到基层一线、小微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实行城镇中小学教师、卫生、农业、林业、水利等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凡晋必下”制度,将在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工作服务经历、贡献和业绩作为高级职称评聘的必要条件;在评聘中、初级职称时,对有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工作服务经历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对在基层一线和贫困地区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评聘职称时淡化或不作论文要求,适当放宽学历和任职年限要求,侧重考察其工作实绩。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社团在县以下,围绕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设立基层科技服务站,遴选科技人才进站兼职服务,当地可根据实际需求给予一次性经费补助,提供必要工作场地。
七、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19.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和运行机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切实履行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职责,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用人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各级党委要把人才工作摆在全局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发挥党委(党组)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听取人才工作专项汇报。严格落实党委(党组)书记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探索试行人才工作专项述职,县(市、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和市直部门一把手向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述职。进一步明确党委和政府人才工作职能部门职责,建立健全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将行业、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列入相关职能部门“三定”规定。健全各级人才工作机构,配齐配强工作力量。
20.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机制保障。建立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研究制定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细化考核指标,加大考核力度,将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评优、干部评价的重要依据。将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等作为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年度考核重要指标。对抓人才工作不力、造成重大人才流失的,进行责任追究。探索建立人才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发布年度人才发展统计报告,将人才发展列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督促落实、工作指导、联系服务的职能作用,及时协调解决人才工作有关问题。
21.广泛宣传优秀人才及改革典型。在“两台一报”等市级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广泛运用传统媒体和微信等新媒体,形成多层次、立体式宣传态势,大力宣传人才创新创业先进典型,对各级各单位推进改革情况进行集中报道,推动人才优先发展理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扩大人才表彰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培育全社会创新文化和创业精神,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工作环境,让安阳成为各类人才荟萃之地、创新创业之地、实现梦想之地。
22.加强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优势,做好各类人才的团结引领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工作,建立健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扎实做好专家研修、考察、体检、疗养、休假、慰问等工作,让他们感受到党委和政府的温暖。定期召开专家人才座谈会,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积极推荐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作为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劳动模范人选。加强各级各类人才教育培训,完善专家决策咨询制度,建立全市高端人才智库。
建立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容错免责机制,鼓励支持各级各部门因地制宜,开展差别化改革探索。市直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研究制定涉及改革的相关方案和具体措施,明确改革路线图、时间表,将责任落实到位,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地见效。各级党委、政府要根据本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大胆创新突破,创造性地抓好落实。同时,注意统筹衔接我市各类人才政策,此前所发布的各类人才政策,凡与本实施意见不一致之的,均以本实施意见为准。
(此件公开发布)